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点或时期内,地区拥有的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数。在我国,一般男性年满18岁到60岁,女性年满18岁到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人员之外的人员,都列为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实现就业上)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的讲话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劳动力资源现状与变化趋势
XX县的劳动力资源现状与全国总体情况基本一致,呈现“人口规模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征。根据摸排统计:(1)全县常住人口约30.4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人口约17.5万人(占比57.6%),非劳动力资源人口约12.9万人(占比42.4%)。(2)全县劳动力资源人口中,城市劳动力资源约6.7万人(占比38.3%),农村劳动力资源约10.8万人(占比61.7%)。(3)全县劳动力资源人口中,已就业人员约16.3万人(占比93.2%),本地未就业约1万人(占比5.7%),高校毕业生约0.2万人(占比1.1%)。(4)全县己就业人员中,省外务工人员约8.4万人(占比51.5%)、县外省内务工人员约1.1万人(6.7%)、县内务工人员约6.8万人(占比41.7%)。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XX县拥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城乡分布来看,农村劳动力资源占据主导地位;从就业方面来看,劳动力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本地未就业人数仍占有一定比例,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中的高素质群体,虽然占比不高,但他们的就业情况对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从务工地点来看,省外务工占据主导地位,县内务工次之。
另据相关统计(参照XX市),近年来,我市的劳动力资源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劳动年龄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二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三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龄化、老龄化趋势增强;四是劳动年龄人口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
二、劳动力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一)存在劳动力资源总量大产生就业压力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是需要长期面对的严峻问题。劳动力资源总量的庞大,尤其是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产业结构调整时,如中美贸易战、三年新冠疫情和动乱的国际形势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使就业岗位增速低于劳动力资源增速时,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存在劳动力资源大龄化、老龄化的问题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资源大龄化、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龄、老龄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此外,老龄化还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
(三)存在劳动力资源结构调整不合理和分布不平衡问题
由于劳动力资源结构调整和分布不平衡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配置效率低下。部分传统行业可能面临就业岗位的减少,而新兴行业又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导致部分劳动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部分岗位则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某些行业或地区可能存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而另一些行业或地区则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劳动力总量大,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高素质劳动力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劳动力分布不均,城乡差距较大,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而城市地区则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针对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针对劳动力资源利用面临的一些问题,党和政府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
针对劳动力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一方面,应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同时,应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推动产教融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应加大“送学上门”“送技下乡”的力度和频次,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和就业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
针对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应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
当前,全省正在全面推进“5+2就业之家”就业服务体系建设(“5”即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2”即开发区、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两类)。我认为,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强化数据赋能为支撑,加快建设“5+2就业之家”,尽快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新格局,推动服务提质增效,促进劳动者更好就业创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三)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针对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一方面,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融合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引导劳动力向重点产业和区域集聚,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和支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四)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针对劳动力资源大龄化、老龄化的问题。应坚持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支撑。一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适应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特别要强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制度,增强保障力度。二是,加快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巩固改革成果,增强制度可持续性,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信心和预期,更好开发和释放人力资源红利。
(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形势。应贯彻落实好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工作部署,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以“四最”营商环境来提振实体经济,扩大内需和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要加强创新驱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六)进一步加强劳动力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保护劳动力权益是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落实好“劳动合同”“用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全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应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及时化解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总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制定和监管力度,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应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和职业发展机会,推动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社会组织则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化和网络化,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相信,在XX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全市的劳动力资源,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Copyright By Leanfish.cn